7月10日,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赓续文脉,‘碚’育青苗”中华文化传承团于重庆市北碚区复兴街道龙门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到了“三下乡”活动的第四天,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活动围绕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采用模块式主题宣讲的方式,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其中。活动从理论讲解入手,逐步推进到情景真实体验,最后以手工实践收尾。这种层层递进的形式,不仅为当地儿童的暑期生活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洗礼,更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探索机会。

童言童语解码价值观内涵,生活案例锚定情感共鸣点
在活动的“身边的价值观”故事会环节,志愿者们结合生活实例,生动解读了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爱国就像爱妈妈一样,是藏在心底的温暖”,志愿者用童趣比喻开启理论课堂。通过讲述中国男足球迷在暴雨中坚守看台、护卫国旗的真实故事,孩子们懂得了爱国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到国旗会自觉立正的具体行动;在分享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二十年如一日坚守施工一线的事迹时,诠释了敬业就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时志愿者会引导孩子们联想:“如果自己是医生、司机或军人,会如何用行动诠释敬业?”通过生活化的案例讲解与情景化的互动设问相互交织,让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生活场景。
情景辩论辩明诚信意义,思维碰撞中懂诚信可贵

“烧烤店老板想用一瓶可乐换好评,你们会怎么选择?”一场围绕诚信主题的情景辩论将课堂推向高潮。孩子们分成诚信组和可乐组展开激烈交锋,有的坚持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有的认为一瓶可乐能过足嘴瘾。志愿者借助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引导思辨,最终孩子们达成共识:“诚信是打开信任的魔法钥匙,说谎就会像故事里的小孩一样失去所有人的相信。”这种沉浸式的剧场教学,让诚信从书本上的道德词条,变为孩子们眼中可触摸的行为准则,在思维碰撞中完成了对“一诺千金”的深刻认知。
巧手创作承载家国情怀,指尖艺术叙写温情故事

手工实践环节成为孩子们情感表达的温暖舞台。在友善心意卡上,孩子们用彩笔绘制太阳与花朵,写下“谢谢你昨天借我橡皮”的纯真告白;而在感恩家书里,一些孩子们用图画讲着心里的话:有的画了妈妈系着围裙在厨房做饭,锅灶边还特意添了冒热气的烟囱,旁边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我爱你”。特别令人动容的是一位儿童的创作:信纸上三个牵手的小人旁写着“爸爸妈妈和我”,简单的线条里藏着对亲情的深切渴望。志愿者们用彩笔为这些稚嫩的作品勾勒边框,将孩子们的心意定格为承载家国情怀的“成长手札”。
我们看到孩子们用画笔勾勒亲情,听到他们把诚信编成课间童谣,就知道文明的火种已在代际传递中点亮。这场跨越校园与社区的文明对话,正以理论扎根生活、传统融入当下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夏日青苗般,在新时代的沃土中舒展新叶,终将长成支撑民族精神的参天大树。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赓续文脉,‘碚’育青苗”中华文化传承团在四天的进社区活动中,既关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志愿服务能力。在未来,团队会携手共进,继续为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贡献一份力量。